新的学期 新的开始
校园褪去了夏日的酷热
微风拂面 秋意渐浓
2025级新生的入学报到进入倒计时
你是否已经开始憧憬那崭新的校园生活
图书馆的静谧 操场的晨光 宿舍的笑语……
一切美好 正在开启
然而各路骗术层出不穷
缺乏社会经验的新生群体 正成为其重点侵害对象
如何防范悄然袭来的电信网络诈骗风险呢
这份攻略请查收!
Q&A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网络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下面介绍几种针对新生的骗局
同学们一定要提高警惕!
1
“山寨校方”诈骗
寒窗苦读承载着无数的辛劳与汗水,家长和学生都格外珍惜踏入大学的机会。不法分子正是利用这种心理,通过非法渠道获取新生信息,冒充“校方”人员,谎称需将学费、住宿费、书本费等汇入指定账户,并以“不按时缴费将取消入学资格”等话术进行威胁,致使部分家长和学生因担忧影响入学而误入骗局!
攻略:所有缴费请务必以学校官方通知为准,切勿向任何个人账户转账!
2
“真假新生群诈骗”
开学季来临,微博、贴吧、微信、QQ等各大网络平台涌现大量真假难辨的“新生群”“报到群”“家长群”。骗子或伪装成校方发布虚假收费通知,或潜伏于各类学生群中,散布诱导性话术,诱骗用户添加好友,以缴纳大学英语四六级培训费、计算机二级考试辅导费等名义,实施诈骗,致使新生及家长蒙受损失。
攻略:请仔细查阅《新生手册》,认准官方发布的正规沟通渠道和群组!
3
“新生开卡”诈骗
新生报到期间,校园周边可能出现一些非正规的销售摊点或身份不明的推销人员。若在这些渠道办理电话卡,很可能导致个人身份信息泄露,从入学之初便被骗子“精准锁定”,频繁接到诈骗电话或短信。有的谎称提供学费、生活费资助,骗取银行卡密码;有的冒充教育部门或校方人员,以退还学费等为由,诱骗学生提供银行卡号、密码等敏感信息,进而实施财产诈骗!
攻略:务必通过运营商营业厅或官方认可的正规渠道办理电话卡,切实保护个人信息安全,防止泄露。
4
“好心人”代管行李诈骗
对于异地入学的新生,部分骗子会冒充“学校志愿者”,在车站或校园周边主动提供帮看、帮运行李等“热心”服务,趁学生放松警惕时,迅速偷走行李或随身物品。
攻略:贵重物品务必随身携带,行李箱、背包等切勿交由陌生人看管,时刻保持警觉,确保财物安全!
5
“虚假助学金”诈骗
诈骗分子冒充“学校工作人员”或“资助机构”人员,谎称可向学生发放助学金或助学贷款,以需支付“保证金”“报名费”“手续费”等为由要求先行转账,或索要银行卡号、密码等信息,进而实施诈骗。
攻略:凡接到此类电话或信息,务必第一时间联系学校官方部门或当地教育机构进行核实,切勿轻信转账,谨防上当受骗。
6
“高薪兼职”诈骗
一些网站或传单上充斥着所谓“高收入”兼职的广告,吸引学生报名。然而,当你联系招聘人员时,对方会先以“轻松赚钱”“高薪日结”等承诺取得信任,随后要求缴纳中介费或押金,称已为你安排工作,让你回家等待通知。结果往往是,钱付了,工作却石沉大海,再无下文。
攻略:新生还要以学业为主!想要锻炼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进行社会实践,确需兼职的,也要学会辨别真伪。
7
“校园贷”
校园贷打着“无抵押”“无担保”“低利息”“秒放款”的幌子,看似能解一时之急,实则一旦借贷,反而陷入更深的困境。高额利息层层叠加,让人陷入难以摆脱的还款泥潭。更有部分网贷平台以“以贷还贷”为诱饵,诱导学生不断借贷,最终导致无法挽回的经济损失。严重者因不堪承受巨额债务压力,甚至选择轻生,此类悲剧已多次发生,令人痛心。
攻略:克服自己的虚荣心和攀比心,理性消费,健康生活,远离校园贷。
你以为这就完了?
骗子的套路远不止这些,花样层出不穷,务必提高警惕:
01
“刷单返利”诈骗
骗子会在网络平台发布虚假刷单兼职信息,打着“零投入”“无风险”“日结日清”等幌子吸引学生参与。起初,你完成第一单小额任务后,对方会迅速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让你尝到“轻松赚钱”的甜头。一旦你加大投入,连续刷下多笔大额订单,骗子便会以“任务超时”“系统异常”“账户冻结”等借口拖延返款,最终直接拉黑你,卷款消失!
02
“杀猪盘”诈骗
骗子伪装成“成功人士”,通过社交平台物色目标,以贴心聊天、情感关怀等方式逐步取得你的信任,随后便以“稳赚不赔”“系统漏洞”“掌握内幕”为由,诱导你进入虚假赌博或投资网站进行投注。初期小额投入时,平台会显示高额回报并迅速提现,让你放松警惕。随着你不断加大资金投入,对方突然以“操作违规”“账户冻结”等理由拒绝提现,最终将你拉黑。这一套精心设计的骗局,正是臭名昭著的“杀猪盘”——寻猪、诱猪、养猪、杀猪,一气呵成,令人防不胜防。
03
冒充电商物流客服诈骗
骗子首先冒充购物网站客服,主动来电,并能准确报出你的购物订单、商品详情及个人信息,谎称你购买的商品存在质量问题或物流损毁,需为你办理退款或赔偿。随后,他们会引导你点击虚假的“退款链接”或扫描二维码,进入仿冒的理赔页面,诱骗你填写银行卡号、手机号、短信验证码等敏感信息,一旦提交,卡内资金便会迅速被转走。
04
冒充熟人或老师诈骗
骗子会主动添加你为好友,通过嘘寒问暖、体贴入微的“暖心关怀”逐步骗取你的信任。他们用温柔的语气拉近距离,刻意营造亲近感,甚至主动提出帮你解决生活或学业上的困难,让你对其产生依赖。当你逐渐放下戒备,与对方关系“升温”时,骗子便会顺势提出借钱周转、帮忙代付、请客送礼等转账要求,理由五花八门,实则只为骗取钱财。
05
冒充“公检法”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你的个人信息,冒充公安、检察或法院工作人员拨打电话,谎称你涉嫌“银行卡洗钱”“跨境贩毒”“拐卖儿童”等重大案件,并向你发送伪造的通缉令、警官证等虚假材料,进行威逼恐吓,制造紧张恐慌情绪。一旦你信以为真,骗子便会诱导你前往酒店等封闭、私密场所,切断与外界联系,实施深度洗脑。随后以“资金审查”“清查赃款”为由,要求你将全部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实则完成诈骗。
06
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骗子通过网络平台发布虚假投资理财信息,以“高收益”“稳赚不赔”为诱饵,吸引你关注。他们通过分享“成功经验”、邀请加入投资群聊、组织收看“专家”直播课等方式,逐步营造专业、可信的假象,并谎称掌握“内部消息”“系统漏洞”,让你产生快速致富的幻想。初期,他们会引导你在其提供的虚假平台进行小额投资,迅速返还高额回报,制造赚钱假象。当你逐步加大投入、投入大额资金后,平台突然显示无法提现或账户巨额亏损,客服失联,网站关闭,你已被彻底拉黑,血本无归。
07
虚假购物诈骗
首先骗子会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低价出售物品的信息。当你想要购买时,对方会要求你添加QQ、微信私下转账交易。转账后骗子非但不会发货,还会编造收取运费、货物被扣要交罚款等理由,一步步诱骗你转账汇款,随后把你拉黑。
08
网络游戏虚假交易诈骗
骗子会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的广告信息。然后诱导你在虚假平台交易,让你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支付各种费用。当你支付大额费用后,再联系对方时,才发现已被对方拉黑。
同学们请牢记!
六个一律!
1.只要社交软件上涉及私自汇款转账的,一律提防诈骗;
2.只要一谈到中奖了,一律提防诈骗;
3.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检法”,一律挂断;
4.陌生人发来的链接让你点击的,一律提防诈骗;
5.只要一谈到“安全账户”的,一律是诈骗;
6.只要一谈到银行卡的,一律提防诈骗。
九个凡是!
1.凡是网上刷单、刷信誉、充值返利的务必提防诈骗;
2.凡是通知中奖、领取补贴等要先交钱的务必提防诈骗;
3.凡是通知“家属”出事先要汇款的务必提防诈骗;
4.凡是在电话中索要个人和银行卡信息的务必提防诈骗;
5.凡是要验证码的务必提防诈骗;
6.凡是叫你汇款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
7.凡是自称公检法要求汇款的都是诈骗;
8.凡是自称领导、老板、老师等要求汇款的务必提防诈骗;
9.凡是陌生网站(链接)需要点击或需要登记银行卡信息的务必提防诈骗。
为提升防骗意识 本文末附《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
建议每一位新生及家长下载阅读并转发给身边人 共同筑牢反诈防线!
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2025版).pdf
陌生电话要警惕, 可疑短信需注意
冒充老师公检法, 提防骗子在演戏
亲朋好友遇事急, 不忙汇款先联系
个人信息要保密, 密码账号管仔细
不理不信不汇款, 小心谨慎防万一
图片来源于网络
END
编辑:蔡序佳
初审:安博学
复审:刘志刚
终审:王绍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