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再出发
奋斗新征程
2025届退役毕业生风采展示
又到凤凰花开的路口,“前程似锦”、“未来可期”的祝福在校园里回响。对于一群特殊的毕业生而言,这场“毕业”告别,更像是一次“二次退伍”。
他们曾身披戎装,以青春为刃划破迷彩岁月;如今,他们脱下军装,以笔墨为枪奔赴人生新战场。在学校的晨曦暮霭里,在军训的号角声中,在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在点燃青年参军热情的宣传一线……处处都曾留下他们挺拔的身影。他们是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为学校的武装工作和国防教育注入了钢铁般的力量。
今天,让我们将目光聚焦于这群即将毕业的退役大学生士兵,聆听他们的故事,聚焦他们的风采,致敬他们的双重荣光。
#01
军旅中的他们
那段迷彩岁月,远非履历上的一行记录,而是生命深处的淬炼与重塑。
新兵连的摸爬滚打,是意志的涅槃。号角替代闹钟,严苛训练磨平散漫。日复一日的队列、体能、战术,将“直线加方块”刻入骨髓。风雪岗哨,烈日匍匐,演习硝烟……铸就的不仅是强健体魄,更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令行禁止的铁律、雷厉风行的作风和扛责在肩的担当。
这份熔炉淬炼出的“钢筋铁骨”,成为他们重返校园后最强大的“无形装备”。它支撑着他们在学业的“战线”上专注自律,在科研的“高地”上攻坚克难,在生活的“战场”上韧性十足。军旅赋予的这份责任感、纪律性和永不言弃,化作未来驰骋职场、开拓事业的坚实基石与独特锋芒。
何家林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周基岩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努尔麦麦提吾买尔 物理学院
李慧东 物理学院
周中强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02
担任教官的他们
每当九月骄阳拥抱操场,那抹熟悉的迷彩绿再次成为校园最引人注目的色彩。他们卸下军衔却肩扛中重任,成为新生军训工作最坚实的脊梁。
烈日灼烤,撼不动他们眼中的专注与坚定。口令铿锵,动作精准,将军营熔铸的“高标准、严要求”倾注于每一次示范与纠正。汗水浸透的作训服下,是他们以身为范的无声宣言:纪律、团结、坚韧——这是他们为懵懂新生精心准备的“开学第一课”。
日复一日的磨砺,终在军事汇演中绽放。整齐划一的震撼步伐,响彻云霄的嘹亮口号,是学弟学妹们蜕变的证明,更是这群特殊教官以双重身份书写的荣光。那抹迷彩绿,连接着军营的钢铁意志与校园的青春沃土,将无畏前行的力量,深深烙印在新生的征途之上。
田舒豪 光电工程学院
刘泰延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游廷 物理学院
张彤 经济管理学院
全宝林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李文华 光电工程学院
赵久录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李泽霖 物理学院
#03
国旗下的他们
晨曦微露,他们以国旗护卫队队员身份肃立于飘扬的五星红旗下。每一次出旗,步履铿锵如丈量大地;每一次展旗,动作利落如刀裁清风;每一次敬礼,目光坚毅如炬火燃烧。寒来暑往,风雨无阻。为追求毫秒不差的精准,他们反复锤炼每一个细节;为守护旗帜的绝对尊严,他们以近乎苛刻的标准要求自身,将对国旗的敬畏与忠诚深入到骨髓。
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他们以钢铁般的意志与无声的坚守,向全校师生诠释着何为责任如山、忠诚无悔。那抹护卫国旗的挺拔军姿,是校园里最动人的风景,亦是他们心中永不褪色的忠诚勋章。
宋建辉 光电工程学院
刘佳佳 机电工程学院
秦志望 光电工程学院
马俊 光电工程学院
孙立博 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浩杰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04
点燃同学们参军热情的他们
在点燃青年从军报国热情的火炬传递中,退役大学生士兵们是最有说服力的“播火者”。他们积极担任征兵政策宣讲人,成为连接军营梦想与校园学子的关键桥梁。
在事迹报告会上,他们是故事的讲述者,用亲身经历点燃青年学子心中的热血与向往;在征兵宣传的现场,他们是行走的“活教材”,以挺拔的军姿和坚毅的眼神诠释军旅荣光;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中,他们自律的作息、严谨的作风、雷厉风行的行动力,比任何口号都更具感召力。
他们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同学,将优良作风、家国情怀根植于心;用自己光荣的入伍经历,为同学们拨开迷雾,照亮前行的方向。
廖海城 文学院
金尚磊 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
靳晓州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李佳航 光电工程学院
荣光再启程:专属的告别与祝福
在2025届毕业典礼的荣光之后,一份专属于他们的温情悄然延续。学校特别为即将离校的退役大学生士兵们举办了庄重而温暖的毕业欢送仪式。
仪式现场,母校的殷殷嘱托饱含期许与骄傲,声声祝福寄托着对这段“双重身份”奋斗历程的最高认可。精心准备的纪念礼品,烙印着军营的印记与校园的深情,是对他们过往奉献的致敬,更是对其未来征程的壮行。
这一刻,是对迷彩青春的加冕,也是对崭新未来的鸣枪。带着母校的祝福与军营锻造的锋芒,他们将从这里出发,以“退伍不褪色”的信念,奔赴人生的全新战位。愿他们在更广阔的天地间,续写荣光,再立新功!
— END —
编辑 | 高天雯
初审 | 曾明
复审 | 刘志刚
终审 | 王绍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