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奖风采展
郑国强 汉族
中共党员
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
2021级本科生
现已推免至北京邮电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个人简介
曾获一等奖学金5次;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第十一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二等奖;2023年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吉林赛区一等奖;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东北赛区一等奖;吉林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积极投身志愿服务,曾作为学院志愿者代表参加“青春相伴,公益助学”活动揭牌仪式并发言,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小时。
信仰如磐,矢志不渝铸党魂
进入大学后,我怀揣着对党的崇高敬意和热切向往,郑重地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就此踏上追寻信仰之光的征程。在学院青马学会骨干班期间,我全身心投入到各类政治学习和实践活动中。每一次围绕红色精神的深度研讨,都如同一场思想的洗礼,让我从中汲取到奋进的力量;每一次参与思想政治活动,都如同为我坚守信仰的根基添砖加瓦。
经过党组织全面且严格的考验,我于2023年11月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共预备党员。这份沉甸甸的荣耀,如同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我前行的道路,也如同一把利剑,时刻鞭策着我。它提醒着我:党员的使命与担当绝非空洞的口号,而是需要在实际行动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学途逆袭,砥砺深耕结硕果
初入大学,校园里那张耀眼的保研光荣榜深深触动了我,在心底种下一颗名为“梦想”的种子。然而,大一的学习生活并非一帆风顺。高中遗留的固化学习模式,束缚着我的学习步伐。尽管我每日刻苦钻研,但因方法不当,成绩仅处于中上游。这让我陷入自我怀疑,但我明白,强者从不会向困境低头。于是,我迅速调整状态。一方面,我积极主动地向经验丰富的学长学姐虚心求教学习策略;另一方面,抓住与老师交流的机会,解决知识疑点。
在不断探索中,我逐渐形成了适合自己的高效学习体系。此后,我的学业成绩实现质的飞跃,从大一时的中上游,到大三学年专业成绩排名第三。于我而言,学习恰似一场漫长的马拉松,绝非一蹴而就。我坚信自己如同一位拥有无限潜力的逆袭者,始终笃信努力的非凡意义。
科研探秘,创新实践绽芳华
大一时期,我就对科研充满探索的渴望,积极投身于各实验室的理论研习与实践锻炼。凭借前期积累的学术基础和进取精神,大二时,我顺利进入班导师的实验室,正式开启科研创新之旅。我作为项目负责人,带领团队聚焦于激光与毫米波融合技术的智能生发仪课题。从查阅文献到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从反复进行实验测试到精心打磨创新方案,尽管困难重重,我与团队成员并肩作战,成功完成项目结题。
在大二下学期的暑假,我和团队成员参加了第十一届全国大学生光电设计竞赛,实验室成为我和团队成员日夜坚守的阵地。我们全身心沉浸其中,披星戴月地采集处理数据、精研算法编程。最终,我们从激烈角逐中脱颖而出,荣获省级一等奖。在科研实践的漫漫长路上,我用晶莹汗水悉心诠释探索精神,为青春岁月增添一抹璀璨夺目的亮色。
担当尽责,校园舞台展风采
我还担任班级学习委员,认真落实学业事务安排,积极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凝聚班级力量,因此我曾多次荣获校“优秀学生干部”荣誉称号。
同时,我积极参加院校活动,曾任学院辩论队副队长,为新生辩论赛事的蓬勃开展助力扬帆。在军训那段热血澎湃的时光里,我加入学校橄榄营预备连,以钢铁般的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投身严苛训练,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先锋使者。这里的热血担当与家国情怀,正以多元角色精彩诠释全面发展的深刻内涵。
奉献为乐,志愿精神耀青春
心怀感恩之情的我,始终将奉献视作青春最美的底色,因此积极投身志愿服务。
在“树木工程云端自习室”活动中,我以耐心为笔,在答疑解惑间传递温暖与力量;在“青春相伴,公益助学”活动里,我用真心作舟,陪伴困境学子成长,助力梦想扬帆起航。在揭牌仪式上,我作为学院志愿者代表,满怀激昂地发声,以诚挚话语传递公益信念,奏响时代奋进旋律。
结语&人生格言
展望未来,我将一如既往地用青春的激情与汗水,挥洒在生活的每一寸时光里,以更加饱满昂扬的姿态迎接接踵而至的挑战与磨砺,让青春在不懈奋斗中绽放更为绚烂的光彩!
-end-
来源: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初审:滕玲
复审:刘志刚
终审:王绍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