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首页栏目» 表彰优秀» 国奖风采展①|物理学院苏泽旭:循梦而行,终入繁星
表彰优秀

国奖风采展①|物理学院苏泽旭:循梦而行,终入繁星

发布日期:2025-03-18

国奖风采展①|物理学院苏泽旭:循梦而行,终入繁星


国奖风采展

苏泽旭   汉族

物理学院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理)(中外合作)专业

2021级本科生

现已推免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

 曾获国家励志奖学金、一等奖学金6次、舜宇奖学金、正荣奖学金;校“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称号;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二等奖等国家级奖项3项、光电设计大赛东北赛区一等奖等省级奖项7项;完成国家级、省级重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各1项;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授权2项;积极投身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300小时。


生如芥子,心藏须弥


“在岁月的长河中,每一滴汗水都汇聚成前进的洪流,每一步脚印都镌刻着成长的痕迹。”这句话是我大学生活的真实写照。人生之路,恰似攀登一座无尽的高峰,沿途既有秀丽的风景,也有陡峭的悬崖。决定我们能否登顶的,从来不是一时的意气风发,而是那股在风雨中依然能挺直脊梁的勇气,是在漫长征途中始终如一的执着。


拨云见日,破晓启航


刚入学时,面对全新的环境和繁重的学业,我曾感到无措与迷茫。幸运的是,在大一时,经过重重筛选,我加入了AI&MC。在这里,我不仅接触到了深度学习领域,还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这让我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

与此同时,我主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通过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我深刻认识到,入党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和使命。

在党的思想指引下,我积极参与疫情防控与乡村振兴相关志愿服务,累计志愿服务时长已超300小时。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并在科研和竞赛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我一直都记得里尔克曾说:“你要学会忍耐,不要急于求成,因为一切成熟都需要时间。




不啻微茫,造炬成阳


 在大学的学习生活中,我始终将学业视为基础,深知扎实的专业知识是未来发展的基石。因此,我一直保持着对学习的热情与专注,努力在每一门课程中追求卓越。凭借对知识的渴望和不懈的努力,最终,我的综合成绩位列专业第一,并累计获得了十余项奖学金及多个荣誉称号。除学业成绩之外,科研探索更是我大学生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以科研为剑,劈开未知”。出于对专业知识的深度钻研和对科研挑战的渴望,我加入了717实验室团队,开启了科研之旅。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开始了国家级大创的研究。科研之路从不平坦,面对复杂的理论和海量的数据,我一度陷入迷茫。脑电信号的微弱与复杂性让数据处理充满挑战,从数据采集到模型构建,每一步都倾注了大量心血。为优化算法,我常常奋战到深夜。反复调试代码,只为让结果更接近预期。每一次实验的失败和数据的偏差让我深知,成功需要耐心与毅力。

从懵懂到掌握研究方法,再到撰写论文、申请专利与软著,最终结项课题,每一步都凝聚着汗水与坚持。这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科研的艰辛与乐趣,也让我明白,科研之路虽荆棘丛生,但每一步都充满意义,让我在科研的道路上越走越稳。我相信,科研的意义不仅在于发现新知,更在于用科技的力量改善人类生活。

为了拓宽自己的视野,提升综合能力,我积极投身各类学科竞赛,将竞赛作为检验所学知识和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舞台。“独木不成林,单丝不成线。”在团队协作中,我收获了成长与友谊,也学会了担当。从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到生命科学竞赛,再到节能减排竞赛和光电设计大赛,我在多个领域的竞赛中磨砺自我,最终获得多项国家级奖项。

正如纪伯伦所言:“我们走的路,是一条螺旋上升的曲线,虽有曲折,但终究会让我们站在更高的地方。”




云销雨霁,彩彻区明


回首大学四年,虽偶有轻风细雨,但总归晴空朗照。那些曾经的迷茫与挫折,如今都已化作成长的养分,滋养着我前行的每一步。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持续的努力,我收获了多所高校的offer,并最终选择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启新的征程。

 如今站在大学的终点,那些曾经的风雨早已消散,留下的是一片澄澈的天空。我深知,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党的引领,离不开身边每一位老师的悉心指导,离不开同学们的支持与陪伴。未来,我将怀揣初心,砥砺前行,在更广阔的天地中追逐梦想,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送给学弟学妹的话


“Per Aspera Ad Astra”

(循此逆旅,以抵繁星)
——只要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终会在浩瀚的宇宙中,抵达那片璀璨的星空。

END



来源:物理学院

初审:滕玲

复审:刘志刚

终审:王绍彬




返回